此刻的李青松迫不及待的想要到地球去,去看一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
    怎么会没有工业标志物?怎么会没有?那么多年的发展,那么多人,那么先进的科技……说没就没了?

    还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?

    只可惜,此刻李青松去不了。

    不仅人去不了,连发射一颗探测器过去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别看李青松此刻建造了庞大的太空基地,拥有了数百艘战舰组成的舰队,看似科技极度发达。

    但实质上,这些都是样子货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能出现,完全得益于一个最为重要的前提。

    洛神星的低重力,以及没有大气层。

    这两个条件的优势在文明发展初期太过巨大,直接让李青松在连国家时代的人类文明都比不上的情况下,拥有了这么多太空造物。

    看似是简简单单的发射一颗探测器而已,但这其中首先便涉及到一个路线规划问题。

    没有对于太阳系内各大行星的深刻理解,不知道它们的详细轨道、质量、引力场变化,如何规划路线?

    连路线都规划不了,更不要说借助它们的引力进行加减速,也不要说如何将各种复杂因素都考虑进来,进行最终的路线计算了。

    发射探测器又不是直接力大砖飞,直接扔过去就行的。

    其次,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。